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歡迎各位影音 fans 齊齊吹水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文章發表人 mtr 發表於 2025-06-01, 18:10

https://36kr.com/p/3317172619667719

73项中国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2025 ASCO。
2015-2025年,ASCO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崛起。

ASCO是全球肿瘤学领域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最高的会议,每年都有诸多最前沿的数据与成果发布。2025年ASCO已于5月30日在芝加哥启幕。

10年前,ASCO上仅有一项来自中国的口头报告,即中山六院汪建平教授主导的FOWARC研究。而备受国际市场关注的Late-Breaking Abstract(最新突破性摘要)项目更是为0。

据了解,ASCO的口头报告具有严苛的评审标准,入选研究需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能够在肿瘤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或重要的进展,且研究结果要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例如,汪建平教授主导的FOWARC研究是全球首个探索单纯新辅助化疗模式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疗效Ⅲ期随机对照研究。基于该研究及后续追踪数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目前已将新辅助化疗后选择性放疗写入指南,使其成为标准治疗选择之一,以此优化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治疗的模式。

Late-Breaking Abstract(最新突破性摘要)则是ASCO会议期间最受关注的研究数据发布形式之一,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重大突破性、前沿性且可能对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特别报告,入选难度极大。与其他研究提前公布数据不同,Late-Breaking Abstract研究的重磅数据主要在ASCO大会现场发布,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10年后的今天,共有73项中国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2025 ASCO,数量创下历史新高。重磅的Late-Breaking Abstract也有11项中国研究入选。
圖檔
mtr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頭像
 
文章: 55819

註冊時間:
2007-04-17, 19:21

Re: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文章發表人 mtr 發表於 2025-06-01, 18:20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quote ... mbol=09926

https://x.com/essen_ai/status/1929014253941567636

每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顶尖癌症专家和科学家最重要的盛会。但去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 康方生物(Akeso) 及其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却在会上出人意料地宣布,其研发的肺癌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决定性地击败”了默克公司的重磅药物,震惊业界。

长期以来,ASCO年会一直是美国科学家的主场。康方生物的横空出世,被视为医药行业的“DeepSeek时刻”——就像中国AI突然崛起,让美国科技巨头措手不及。要知道,过去医药界普遍认为,中国擅长药物生产和“me-too”仿制药,而非原创药物研发。

阿斯利康CEO苏博科甚至预言,未来5到10年,中国将成为医药创新领域真正的驱动力。这无疑预示着中美两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尽管特朗普政府一直呼吁制药巨头加大在美投资,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将目光投向xx。

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中国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方面变得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环境也让一些药企感到不安。诺华制药CEO 就曾公开表示,中国对企业“非常友好且稳定”。

北京方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吸引医药投资,尤其重视对药物创新的支持。“健康中国2030”战略就将药物研发作为关键一环。成果显而易见:过去三年,中国在研药物数量翻了一番,达到4391种。其中近一半是创新药或“fast-follower”快速跟进药物。巴克莱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first-in-class” (同类首创)药物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已达约120种。

为了加速药物研发,中国监管机构允许企业更快地启动临床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根据进展进行调整。这种灵活的机制,对跨国公司寻找有潜力的新疗法极具吸引力。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占比已从2013年的5%跃升至2023年的18%,而美国则从28%降至23%。

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更能接受长时间工作。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指出,中国科学家更愿意接受长时间工作,医院等临床试验场所也更乐于安排夜班。

各大制药巨头纷纷在中国寻求合作机会。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和默克在内的公司,都已达成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获得了在中国境外开发和销售中国药物的权利。

中国医药行业的崛起,也开始引起美国的警觉。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局长Scott Gottlied警告说,临床试验向亚洲转移,可能会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因为企业可能会将资金从波士顿、北卡三角研究园等创新中心转移出去。“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曾是世界羡慕的对象,但如果我们不小心,所有药物都可能在中国制造。”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大多数国家的医药行业免征关税,但中国并不在此列。这意味着至少目前,在美国销售的药物不能在中国生产。但除非美国扭转局面,否则未来许多药物的设计都有可能在中国完成。
附加檔案
1.jpg
1.jpg (94.69 KiB) 被瀏覽 292 次
最後由 mtr 於 2025-06-01, 18:27 編輯, 總共編輯了 1 次
圖檔
mtr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頭像
 
文章: 55819

註冊時間:
2007-04-17, 19:21

Re: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文章發表人 mtr 發表於 2025-06-01, 18:21

B 仔股炒起,關馬騮事?

https://x.com/STANLEES4/status/1929046536979361851

中国现在拥有全球最大的实验猴(食蟹猴、恒河猴等)培育基地,目前存栏量20万只,其中食蟹猴单价为9万元/只,恒河猴单价为6万元/只,但是美国作为曾经中国最大实验猴的进口国(2021年前进口量一直在60%以上),因为“受益”于川普政府对中国实验猴加征40%关税,同时受过往三年疫情影响,美国实验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最高价曾今飙升至食蟹猴单价20万元/只,恒河猴单价40万元/只,导致美国研发新药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因猴源短缺被迫削减30%的研究项目,使得中国短短五年间,凭借全球最大实验猴群,在生物医药供应链中第一次握住了战略主动权,中国原研药也第一次有了追上美国的可能。

不过随着美国FDA于2025年4月宣布逐步取消动物实验强制要求同时允许类器官芯片、AI模型替代动物实验,美国无疑想要在新的赛道重新与中国拉开距离,后面中美之间在新药上的博弈,还有好久的一段戏可以看。
圖檔
mtr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Fun區守護神 - 變淫大金剛
  頭像
 
文章: 55819

註冊時間:
2007-04-17, 19:21

Re: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文章發表人 joe 發表於 2025-06-01, 19:31

frog 29 frog 29 frog 29
joe
Fun區皇室 - 出野大魔王
Fun區皇室 - 出野大魔王
  頭像
 
文章: 13921

註冊時間:
2005-03-17, 09:35

Re: 製藥股、B 仔股,係時候食糊?

文章發表人 streamboy 發表於 2025-06-01, 20:41

frog 29 frog 29 frog 29
streamboy
Fun區 - 小頭目
Fun區 - 小頭目
 
文章: 302

註冊時間:
2008-02-09, 09:10


回到 影音 fun 區

cron